知名学者陈学飞、劳凯声主持答辩并作学术报告
5月25日和26日,教育学原理第二届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在田家炳教育书院隆重举行。答辩委员会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学飞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劳凯声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再林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郝文武教授、李国庆教授、栗洪武教授、刘新科教授、陈鹏教授等组成。我校相关专业的80多位老师和同学参加了答辩会。
郝文武教授在答辩会开始前首先感谢二位教育学界的知名学者对我校教育学原理博士点建设的大力支持,希望答辩的六位同学沉着冷静,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接着,栗洪武书记宣读了陕西师范大学“关于组成教育学原理专业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批复。陈学飞教授、劳凯声教授分别担任王鹏炜、张立国、李延平、何菊玲、秦立霞、祁占勇等六位同学的答辩主席。在指导教师分别介绍每个同学的个人情况后,六位博士生分别陈述了题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的法理研究”、“虚拟学习社区交互结构研究”“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教师教育范式研究”“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及其效应研究”“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法律重构——权力制衡与权利保障”的论文,认真回答了答辩委员尖锐而又切中肯綮的提问。整个答辩过程气氛严肃而又不失活泼。经过答辩委员会的认真审议,认为六位同学的博士学位论文在认真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一定的创新之处。在答辩的过程中,能较好地回答答辩委员的提问,建议授予六位同学教育学博士学位。答辩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5月26日下午,劳凯声教授与陈学飞教授在我校雁塔校区学术活动中心报告厅又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我看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和“谈谈怎样开展教育政策研究”的精彩报告。劳教授首先对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做了简单概述,提出社会转型后,社会大致分化为以现代政府为基础构建的政治领域和以企业为基础构建的市场领域,而中国的高校改革既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也不能进行彻底市场化,可以有两种改革思路:一种是公法学的改革思路,另一种是民商法学的改革思路。陈教授从政策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政策研究的兴起,教育政策兴起的原因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政策发展的概况,提出政策科学分为政策分析与政策研究两类,进而介绍了开始理论导向的教育政策研究。
第二届博士研究生顺利通过答辩和两位知名学者的指导必将促进我校教育学原理博士点的更好发展,使我院乃至我校教育科研的研究水平进一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