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教师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学前特教研究 农村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教学实验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答疑
教育学人讲会
         学位授权点
         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学人讲会
         学术交流
教育学人讲会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学人讲会 > 正文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Thomas S. Popkewitz 教授做客第65讲教育书院教授讲会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06-06] 阅读次数:[]

    5月31日下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教授Thomas S. Popkewitz 教授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Teacher Education Reforms: The Impracticality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Change”的专题报告,讲座由我院课程与教学系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端教授主持,由于Popkewitz教授报告内容分析深入,涉及领域广泛,秦立霞老师主要翻译,李延平老师、常亚慧老师适时补充,整个报告过程充满着对话与思考。
    Thomas S. Popkewitz教授的讲座主要包括6个主题:如何成为一个教师:从日常生活实践谈起;“理性”与教师:基于历史的反思;教师教育与课程:人的编织;学校科目的炼金术;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不切实际的实践知识。围绕报告主题,Popkewitz教授对当下教师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教师标准、教师评估、宽博的学科内容知识、大学与中小学优质协作改进、成就测试与等级、有效知识与教学研究、现代化指标的国际测量等问题进行了反思。
    报告过程中,Popkewitz教授以美国国家评估项目“力争上游”、“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及威斯康星州教师教育培养方案为例,从历史的角度,以社会学的视角与立场,论述了文化与政治如何通过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方式理性塑造与影响教师教育的理念以及未来的社会成员。接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纳教育”为例,解析了“全纳”事实上是以的一种普遍和共识为前提假定的,忽略了具体的性别、种族、社会分层、文化上的差异,全纳教育事实上遮蔽了一些弱势族群,隐含着一种社会排斥。最后,他以自己参加“为美国而教”国家评估项目基础上写成的经典著作《心灵追索:学校教育政治学与教师教育的建构》为例,具体分析了理性是如何通过教师教育,具体渗透进学校科目与课堂教学中,进而以社会融入与社会排斥的双重方式“制造”出学校教育中的不平等、机会不均等现象与问题。报告引发了我们对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教师教育研究与培养的思考。讲座结束时候,  Thomas S. Popkewitz和在场的学生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集中解答了师生们的问题,赢得了在场师生们热烈的掌声。
    最后,陈晓端教授对此次讲座做了精彩点评,他高度肯定了Thomas S. Popkewitz教授对教师教育研究的新视角、新观点、新方法,希望在场的师生们关注教师教育发展动态。本次讲座进一步活跃了我院学术研究氛围,为学生们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指南和思想启迪。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