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教师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学前特教研究 农村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教学实验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答疑
学位授权点
         学位授权点
         一流学科建设
         教育学人讲会
         学术交流
学位授权点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学位授权点 > 正文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1)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4-12-23] 阅读次数:[]

一、培养目标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应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重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和不同学科确定培养目标。

各专业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共同目标是: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遵纪守法,开拓进取,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在本学科中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3.在身体方面要求身心健康。

二、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

    1.教育原理

    2.教育哲学

3.德育论方向

4.教育社会学

三、培养年限

全日制硕士生学制一般为3年。对于提前完成规定的全部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的,经专家推荐和严格考核,可以提前毕业或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但不得少于两年;个别因客观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学制内完成学业的,经审核批准可适当延长,一般不超过5年。

四、课程设置

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实行学分制,至少应取得34学分方可申请硕士学位。硕士生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类。

(一)必修课程

1.公共学位课:7学分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3学分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文科各专业)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全校各专业)

(2)第一外国语(除英语外,也可开设日、俄、德、法语)、专业外语,各2学分共4学分

2.专业学位课(含研究方向课):8门,20学分

A.基础课(4学分)

中国哲学,2学分                                

西方哲学,2学分

B.专业(基础)课(7学分)

专业基础课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每个专业需要选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设置6门专业基础课,由全院11个专业的研究生任选修3门。拟确定为专业基础课的课程有教育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其中教育科研方法为必选课。本专业的研究生不得选择本专业的课程(例如,教育史专业的学生,不能选择中外教育史课程)。

    教育学原理   2学分

中外教育史   2学分

  教育哲学     2学分

课程与教学论 2学分

    教育心理学   2学分

    教育科研方法 3学分

C.方向课(9学分)

教育哲学 3学分

德育原理 3学分

    教育社会学3学分

(二)选修课程(4学分)(必选两门,跨专业一门必选,多选不限,可与专业课拉通选修)

西方经济学       2学分

比较教育         2学分

专业外语         2学分

教育文化专题研究 2学分

教育经济学       2学分

 (三)实践环节和科研能力训练(必修环节)

1.实践环节:2学分

本专业的实践内容包括教学实践(面向大学本科学生,协助教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上实验课、主持课堂讨论、协助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科研实践(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实验设计、技术开发和服务等)、社会实践或调查等。参加科研实践或社会实践,时间不少于四周。教学实践安排在第二学进行。

2.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2学分

阅读大量专业文献,总结提炼出综述报告,在此基础上,对学位论文的构思、框架、目标、科学性、可行性,向考核小组汇报。考核通过,可获得2学分。

3.学术活动:2学分

本专业研究生在校期间认真参加不少于8次的校内外学术活动,写出有关学术活动的摘要、笔记或体会,经导师和导师组考评同意,可获得2学分。

五、课程学习和考核

1.学分基本要求: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硕士研究生应修满不少于34总学分,包括实践环节、科研训练、开题报告等。其中必修课(含必修环节)不少于30学分。经考核通过方能取得规定的学分。

2.成绩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学位课程一律要求考试,选修课原则上也要求考试。考试方式可采用笔试、课程论文、科研报告等,考试按百分制评定成绩,60分以下为不及格。教学实践、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开题报告、学术活动等教学环节宜用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成绩可按合格、不合格评定,由导师及有关教师写出评语和考查结果,方能取得学分。

3.硕士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参加考试、考查,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参加时,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缓考,经院(所、中心)主管领导批准(其中公共课须经研究生部主管领导批准),方可缓考。擅自不参加考试者,该课程的成绩以零分计,并不予补考。

六、中期考核和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研究生最迟应在入学后的第三学期末参加由学院组织的中期考核,对每个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践环节、科研能力训练进行全面审查。考核办法参照《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暂行办法》。各培养单位应严格进行中期考核,并建立筛选机制,中期考核合格者,进行开题报告并进入硕士论文撰写阶段。

在学期间的论文要求可参照《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硕士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产出学术成果暂行规定》,达到要求后方能提出学位申请。各培养单位可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制定更高的科研训练和成果要求。

七、培养方式

1.采用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2.每位学生所修的学位课程由导师指定。

3.每位学生所修的选修课程由学生本人与导师协商确定,在导师指导下,可在下列范围内选择:

(1)本专业所开设的选修课。

(2)所在一级学科中其他二级学科开设的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

(3)本校其他学科所开设的学位专业课和选修课。

4.硕士生在入学后一个月内,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应根据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要求,结合个人的实际,全面考虑、合理安排。对其课程学习、文献阅读、教学与科研训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等要求和进度做出计划和安排。研究生必须按规定时间送交个人培养计划;学位课程必须按照本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和个人培养计划填写的课程来执行,否则,所修课程不计算学分;选修课程可在培养过程中根据需要做出适当调整。

对未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或跨学科攻读学位的研究生,是否补修某些大学本科主干课程,由导师按需而定,但不计学分。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部分,是对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全面训练,也是衡量硕士研究生能否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学位论文要满足一定的工作量,硕士生至少用一年至一年半时间撰写论文。

学位论文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结合科研攻关任务从事应用开发研究,但须有自己的见解或特色。各专业应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制定本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具体标准及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初稿完成后,先由硕士生进行自检自查,主要检查学位论文是否符合规范,再由指导教师进行学位论文审查。导师审查通过后,由学院组织相同或相近专业的教师对论文进行预审读。预审读后,按照《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规范》的要求编排印制,经学院审查符合规定后,方可按照《陕西师范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的有关要求程序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为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各培养单位和导师应注意抓好学位论文选题、开题报告、课题检查、组织学位论文预审读、答辩等几个关键环节。各专业在充分研究、讨论的基础上修订本专业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一般不得随意改动。如必须改动时,要履行与制订培养方案相同的手续。

主要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Learning to Be: 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mow, 1972.)

2、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 1993.)

3、胡森等主编:《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英文版。(T. Husén and N. Postlethwaite,     eds.,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2nd edition, 1994.)

4、(苏)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

5、(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赵玮等译:《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版。

6、(苏)马卡连柯著,吴式颖等编:《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年版。

7、(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J. F. Herbart, Allgemeine Pädagogik aus dem Zwek der Erziehung, 1806.)

8、(德)布雷岑卡:《元教育理论:教育科学、教育哲学、实践教育学基础导论》,德文版或英文版。(W. Brezinka, Metatheorie der Erziehung. Eine Eniführung in die Grundlagen 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 der Philosophie der Erziehung und der Praktischen Pädagogik, 1978; or W. Brezink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al Knowled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Foundations of Science of Educatio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Pedagogics, 1994)

9、(德)布列钦卡著、胡劲松译:《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W. Brezinka, Grundbegriffe der Erziehungswissenschaft: Analyse, Kritik, Vorschläge, 5th edition, 1990; Or W. Brezinka, Basic Concepts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alysis, Critique, Proposals, 1994)

10、(瑞士)赫梅尔著、王静等译:《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为国际教育局写的研究报告》,中国对外原著研读出版公司1983年版。(Education Today for the World of Tomorrow, 1977.)

11、(法)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E. Durkheim, L’éducation morale, 1925; Or E Durkheim, Moral Education: A Study in th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61.)

12、(法)朗格朗著、周南照等译:《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原著研读出版公司1985年版。(An Introduction to Lifelong Education, 1975)

13、(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文集》,第1卷《道德发展哲学:发展阶段与正义观念》,第2卷《道德发展心理学:道德阶段的性质和有效性》,第3卷《教育与道德发展:道德阶段与实践》,英文版。(L. Kohlberg,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Vol. 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1981; Vol. 2: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 Nature and Validity of Moral Stages, 1984; Vol. 3: Education and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Practice, 1986.)

14、(美)奥恩斯坦等:《教育基础》,英文版。(A. C. Ornstein & D. U. Levin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4th edition, 1989)

15、(美)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M. Apple,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2nd edition, 1990.)

16、(美)杜威著、赵祥麟等译:《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J.Dewey, My Pedagogic Creed, 1897; The School and Society, 1899; 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 1902; Moral Principles in Education, 1909; Interest and Effort in Education, 1913; School of Tomorrow, 1915.)

17、(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J. Dewey,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1916.)

18、(美)谢富勒著、林逢祺译:《教育与语言》,台湾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出版。(I. Scheffler, The Language and Education, 1960.)

19、 (美)布鲁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J. S. Bruner,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 1963.)

20、(美)舒尔茨著、蒋斌等译:《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1、(美)布鲁柏克著、吴元训等译:《教育问题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J. S. Brubacher, A History of the Problems of Education, 2nd edition, 1966.)

22、(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高文等译:《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美)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W. Wiersma,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1995.)

24、(美)鲍尔斯(S.Bowles)、吉丁斯(H.Gintins)《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改革与经济生活的矛盾》,李锦旭译,台湾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9年版。

25、(英)彼得斯:《伦理学与教育》,英文版。(R. S. Peters, Ethics and Education, 1966.)

26、(英)M.F.D.杨主编,谢维和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的新方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7、(英)哈尔西(H.Halsey)等编:《教育、经济与社会》,何清钦译,台北协志工业图书出版公司1978年版。

28、(英)布莱克利奇(D.Blackledge),杭特(B.Hurt):《教育社会学理论》,李锦旭译,台湾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87年版。

29、(日)长田新监修:《教育政策学》,日本御茶的水书房出版社 1958年版。

30、(日)大河内一男等著、曲程等译:《教育学的理论问题》(1967年),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版。

31、(日)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198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32、(日)新井郁男著:《学习社会论》,日本第一法规出版社1984年版。

33、(巴西)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P. Freire,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1970.)

34、华东师大等编译:《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王承绪、赵祥麟编译:《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7、Jerome Karabel and A.H.Halsey (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38、孙正聿着:《哲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张志伟等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黄济着:《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周浩波着:《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2、陆有全着:《现代西方教育哲学》,河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43、金生宏着:《理解与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教育研究》,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

45、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版。

46、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7、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48、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49、郝文武:《教育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0、郝文武:《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51、石中英的著作

52、叶澜的著作

53、国内外其他学者的著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