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教师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学前特教研究 农村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教学实验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答疑
历史记录
         中心简介
         研究团队
         历史记录
历史记录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历史记录 > 正文

2013年度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工作总结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04] 阅读次数:[]
             2013年度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工作总结

    2013年,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在省教育厅、学校领导、社会科学处、教务处、教育学院和学校其他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依托学校教育学学科,积极探索中心研究队伍建设新模式,积极开展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积极参与学校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在队伍建设、举办会议、人才培养、师资培训、承担科研项目、发表科研成果、对外学术交流和经费投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2013年本中心重点工作与取得的成效
   (一)研究队伍建设成绩卓著,中心专家学者的社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显著提升
    研究队伍建设是基地建设的核心,我中心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研究队伍建设新模式,稳步补充具有在海外知名高校和国内著名高校学习研究经历的研究人员,2013年研究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在人员数量相对稳定的同时,人员结构进一步合理。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中心主任郝文武教授被批准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司晓宏教授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栗洪武教授当选为第九届国家教育督学,赵微教授出任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这些进一步扩大了中心专家学者的社会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
   (二)以学科建设两次重要会议为契机强力推进学科建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2013年本中心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通力合作,成功举办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高层论坛和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博士点创建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将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同时,继续以国家级教育学特色专业、省级教育学教学团队、省级教育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等为依托,加强教育学专业改造和教育学专业创新实验班建设。学科建设取得的新进展结出累累硕果,在站博士后张雁南获批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读博士生赵艳获批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在读博士生黄春梅、吴婷婷、任凤芹三位同学获批2013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这些成果有力彰显了教育学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三)多种形式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教学科研课题立项实现重大突破
    2013年争取到160万元研究经费,实现教育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零的突破,8门课程获批首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继续深入开展主体间教育教学实验,更加重视为地方教育改革服务,积极支持地方的教育科学研究。大力组织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师教育研究学术交流,继续举办教育书院教授讲会,编辑出版《教育学人讲演录》,努力把《当代教师教育》、《西部教育报告》办成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名刊。
   (四)创立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增强中心教育学术研究在省内的辐射作用
    中心教授牵头创立了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中心主任出任第一副会长,中心副主任出任常务理事,中心专家学者分别出任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理事。陕西省教育理论研究会立足陕西省教育改革发展实际,积极开展实证性、应用性研究,着力探索推动教育实践改革创新的理论体系,增强陕西教育理论界在全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2013年本中心获得的重大项目 
   (一)8门课程获批首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
    郝文武教授主持的《中学教育哲学》、陈晓端教授主持的《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傅钢善教授主持的《现代教育技术》、李少梅副教授主持的《学前教育原理》、龙宝新副教授主持的《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王振宏教授主持的《中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王较过教授主持的《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赵克礼副教授主持的《中学历史教学设计》等8门课程入选首批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课程,必将有助于促进我校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二)教育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实现零的突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又有收获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心研究人员吴合文副教授主持的《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内部治理变革研究》,获批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站博士后张雁南的《唐代消费分层与社会变迁研究》,获批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三)获得多项省部级项目
    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基于核心知识脑图的高效课堂结构研究》,2013年立项,主持人张立昌教授。 
    2、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维吾尔族木卡姆教育传承研究》,2013年立项,主持人赵艳博士。
    3、龙宝新副教授主持的“陕西省2013年度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现状和推进策略研究”。
    4、袁利平副教授主持的陕西省2012-2013年度基础教育重大招标课题“陕西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实践研究”。
    5、王维圣老师的社科基金项目:《陕西民间音乐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6、2013年陕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余宁《基于综合素质培养的少儿艺术教育模式研究》、任凤芹《陕西省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素养与教学方式关系研究》等共十项。
    三、2013年本中心取得的重大成果
    (一)高层次奖励

    1、司晓宏教授专著:《教育管理学论纲》,2013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
    2、栗洪武教授《民国初年由学堂向学校嬗变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断层及其补救》、司晓宏教授《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高原现象”探析——以陕西民办普通高校为例》、陈晓端教授《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意义与建构》、郭祥超副教授《教师专业发展:身体哲学的视角》、祁占勇副教授《高等学校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研究》荣获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3、郭祥超副教授《教师专业发展:身体哲学的视角》等荣获西安市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4、陈晓端教授《元教学研究引论》、栗洪武教授《民国初年由学堂向学校嬗变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断层及其补救》、司晓宏教授《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特征探析》、赵微教授、何菊玲编审《教师专业成长的现象学旨趣》、程秀兰副教授《当代幼儿教育本质研究》、王鹏炜副教授《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的教师资源配置研究——以陕西省为例》、王庭照副教授《免费师范生职业选择与发展意愿研究——基于陕西师范大学2010-2011年度的调查》、祁占勇副教授《高等学校学术权力本位治理结构的现实困境与逻辑路向》、张旸副教授《教育需要论》荣获2013年度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二)出版专著和教材
     专著和教材:陈晓端教授的《国外教学论基本文献讲读》、祁占勇副教授的《高等学校法人内部治理结构研究》、龙宝新副教授的《教师专业成长力研究》等专著和教材共8部相继出版。

    (三)发表的高层次论文
    1、标志性成果:(共2篇)

    [1]祁占勇. 高校绩效管理的本质特征及其价值取向. 教育研究, 2013年第 2期。
    [2]张斌. 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中的院系分层与结构化特征——基于部分物理学学者学缘的社会网络分析. 教育研究,2013年第1期。
    2、其他权威期刊论文:(共9篇)
    [1]郝文武. 改造教育学:促进学科与专业相互给力[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2]郝文武. 现代中国教育学课程体系的问题和合理化思路[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37-46。
    [3]祁占勇. 落实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三维坐标——高校与政府、社会关系的重塑及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J]. 高等教育研究,2013,05:26-31。
    [4]胡金木.中国早期现代化中教育启蒙的三重转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3-06-20。
    [5]袁利平.比较教育本体研究的价值承当与意义谱系,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1-15。
    [6]王庭照.工作记忆负荷、形状干扰对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获影响的眼动研究,心理科学,2013-07-20 。
    [7]张文兰.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动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启示,电化教育研究, 2013-04-01。
    [8]何菊玲.教师是谁?——关于教师身份的本体性追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15。
    [9]傅钢善.大学生网络学习焦虑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网络学习者特征的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电化教育研究,2013-05-01。
    3、其他核心论文及数量(共62篇)
    郝文武《回归教学:当代中国教育研究的使命》等共3篇
    司晓宏《从校本课程到课程校本化——我国学校课程开发自主权探寻》等共2篇。
    栗洪武《传统文化教育:我国教师教育课程“精神转向”的重要路径》等共2篇。
    田建荣《试论张载的儿童教育思想》等共5篇。
    赵微《我国数学学习困难研究现状述评》等共3篇。 
    杨洁《实时栅格化的全球矢量数据可视化及交互操作》共1篇。
    李少梅《论高校高端人才的柔性管理策略》共1篇。
    黄春梅《学校文化概念及其分类体系辨析》共3篇。
    龙宝新《文化是什么-对当代“文化”概念的反思与重构》共14篇。
    张旸《“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共2篇。 
    祁占勇《农村职业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共1篇。
    张斌《博士毕业生互聘网络中的院系分层与结构化特征——基于部分物理学学者学缘的社会网络分析》共1篇。
    袁利平《论比较教育的学科逻辑与学科智慧》共5篇。
    任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能量》共1篇。
    王庭照《不同视野位置下聋人与听力正常人注意捕捉的眼动研究》共1篇。
    傅钢善《陕西省电子书包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共5篇。
    张文兰《混合学习的研究现状和趋势分析》共2篇。
    石学云《我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时代困境与取向选择》共1篇。
   四、2013年本中心召开的有影响的学术会议
   (一)第七届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高层论坛
    2013年10月11日,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办、中心与教育学院合作承办的第七届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高层论坛在校崇鋈楼闻道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26个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的50多位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王英杰、丁钢、陈学飞、吴康宁、刘海峰、徐福荫、靳玉乐等7位教授,以及应邀嘉宾莅临本届论坛。校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副校长萧正洪教授、党委副书记司晓宏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海荣教授、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姚若侠教授、发展规划办公室主任陈鹏教授、教育学院所有博士生导师以及等相关单位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问题、挑战与对策。
    由中心主任、教育学院院长、教育学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郝文武教授宣布会议开始,并介绍了各位与会领导与专家。随后,王英杰教授、我校副校长萧正洪教授分别为论坛致辞,点明了本次论坛召开的背景、主题与重要意义。  郝文武教授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校教育学院发展、教育学博士点创建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和教育学一级博士点建设历程及其质量管理经验。校领导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和关注,校党委书记甘晖研究员亲切看望来自全国各地参加全国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高层论坛的代表,感谢他们多年来对学校教育学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祝愿论坛圆满成功!会后部分代表考察宝鸡文理学院,对宝鸡文理学院的发展规划、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宝贵建议。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各校教育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学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博导数量的猛增与博士生招生规模的矛盾、招不招在职博士生的困惑、招生公平与博士生招生制度改革、博士生的“两关”(“入口关”与“出口关”)的把守、博士生培养工程质量监控问题等焦点话题展开讨论。讨论问题集中,崇尚务实精神,关注人才培养。整个论坛在紧张、热烈、和谐、研讨的气氛中进行,各位与会代表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共享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有见地、有实效、有远见、有特色的研究成果,达到了论坛预定的研讨目的。
   (二)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点创建十周年纪念研讨会
    2013年10月10日,由中心承办的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点创建十周年纪念研讨会庆典仪式在崇鋈楼闻道堂圆满举行。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萧正洪教授,党委副书记司晓宏教授,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郑海荣教授,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处处长姚若侠教授,科学技术处处长吴晓军教授光临庆典仪式。中心主任、教育学原理和教育学一级博士点学科带头人、教育学院院长郝文武教授,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荆峰研究员,副院长田建荣教授,赵微教授以及学院全体博士生导师出席,自2004年教育学博士点创建以来的60多位博士和博士生参加,会议由赵微教授主持。
    教育学原理博士点是陕西师省及陕西师范大学第一个教育学博士点,她的创建填补了陕西省及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点建设的空白,实现了陕西师范大学几代教育学人的夙愿,开创了陕西省及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点建设的新纪元。校领导十分重视教育学博士点创建十周年纪念活动,甘晖书记、房喻校长、萧正洪副校长、司晓宏副书记,专门为本次庆典题词。我校教育学原理博士生导师也为本次庆典题词。中心主任、教育学原理学科带头人郝文武教授题为《十年艰辛开拓奠基 百倍努力再创辉煌》的致辞,并向各位老师、同学表示热烈祝贺,感谢校内外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各位博士、博士生,多年来对我校学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庆典仪式展示了多年来我国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和叶澜先生为我校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题词和学校领导为本次庆典的题词。各位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了教育学原理博士、博士生向学院赠送纪念礼物的揭幕仪式。萧正洪副校长、司晓宏副书记为礼物揭幕。
     本次纪念研讨会还开展了以“我的教育研究:成绩、挑战与理想”为主题的座谈会,各位导师与学生齐聚一堂,进行了深入交流。教育学博士点创建十周年纪念研讨会的召开,展示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点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标志着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点建设踏上新的历程。
    (三)组织61-68期共7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
     2013年中心积极组织了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第61-68期共8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
     第61期教授讲会,主讲人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的Dr. Catherine Compton-Lilly教授,主题是《Listening to Students:Providing,Making,Taking,and Giving Time in Classrooms》,由赵微教授主持。
     第63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主讲人是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她主题是《从西方课程借鉴走向我国课程建构---兼谈高宽课程模式与“办好学前教育”》,由赵微教授主持。
     第64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主讲人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著名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教授,主题是《论思维能力》,由中心主任、教育学院院长郝文武教授主持。
     第65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主讲人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教授Thomas S. Popkewitz 教授,主题 是《Teacher Education Reforms: The Impracticality of Teachers Practical Knowledge and Change》,由中心副主任陈晓端教授主持。
     第66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主讲人PASS理论创立者之一、加拿大教育心理学会前会长、加拿大皇后大学研究生学院John R. Kirby教授,主题为《Learning disabilities, cognition, and intelligence》、《Assessment of reading disabilities: Illustrations from research》、《From read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to instruction》等系列学术报告,由我院副院长赵微教授主持。
     第67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主讲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科评议召集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王英杰先生,主题是《现代大学建设:思想、理念、战略》,由中心主任、教育学院院长郝文武教授主持。
     第68期教育书院教授讲会,主讲人首都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石鸥教授,主题是《成就的阴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思考》,由中心副主任陈晓端教授主持。 
    五、2013年本中心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服务所做的工作和贡献
     中小学课堂“非期待性答案”研究、浸入式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教育学专业改造研究等主体间教育实验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田家炳基金项目,主办陕西省田家炳项目学校2013年暑期教师研修班。积极参与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工作。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举办河北省廊坊市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项目培训班。
     郝文武、司晓宏、栗洪武、陈鹏、田建荣等教授受聘为宝鸡文理学院等院校特聘教授,指导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理工学院、昌吉学院、安康学院等兄弟院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
     新增两个教育硕士实习实践基地,西安市雁塔区明德门小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本中心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展望世界,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教师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形成研究特色,力争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研究基地,为建设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奠定深厚基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