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2007年工作总结
2007年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在学校及相关院系和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进一步探索行之有效的中心研究队伍建设新模式,及时研究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参与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培训工作,深入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在学校教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在科研成果和课题立项、对外学术交流、研究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
一、科研成果和课题立项取得显著成绩
2007年科研成果和课题立项取得显著成绩,中心专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在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1篇,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争取部、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9项。获省部级奖10项。其中中心主任郝文武教授在权威刊物 《教育研究》发表题为“平等与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公平论”的标志性成果1篇,陈晓端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高层次出版社出版《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等专著、译著4部。
二、在学校教育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在中心专家教授的共同努力下,教育学学科建设成果卓著,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准设立,教育学原理专业招生四届,首届博士生顺利毕业,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开始招收博士生,进一步探索博士生培养新机制,为今后争取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两个博士点的第一带头人都是中心负责人。两个博士点的建设对促进我校和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教育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积极承办第十一届全国教育基本理论学术年会
由我中心与教育科学学院共同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十月中旬成功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教育与幸福”。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会议,共提交论文130多篇。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认真研讨,激烈争论,充分表现学术智慧和责任,拓展了学术研究的新角度、新视角。会议期间,扈中平、涂艳国等专家莅临我中心,对中心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四、大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中心研究特色
2007年中心专家教授和博士生、硕士生参加了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第一届教学哲学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的“第二届东亚教师教育论坛”,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的“教学文化学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师范教育学术年会”,在广西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第十六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德育专业委员学术年会”等十多个学术会议,参加人次达100多人次。
应中心邀请,国际著名教育学家多尔、阿普尔、彭恩霖等教授,国内知名学者丁钢、吴康宁、扈中平、涂艳国、曾天山、储朝晖、毕世响等教授先后来访我校,并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
五、参与我校“985”教师教育平台建设申报,筹办《当代教师教育》学术期刊
为抢占国内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先机,我校整合全校相关学科的优势研究和教学资源组织“985”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平台申报工作,中心专家积极参与,从项目可行性论证到撰写提纲、起草和修改申请报告做了大量细致具体的工作,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受学校委托,郝文武教授、陈晓端教授负责筹办《当代教师教育》学术期刊,在刊号申请、内部分工、对外交流、组织稿件、编务工作等方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目前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六、研究队伍建设和研究经费投入取得新的进展
研究队伍建设是基地建设的核心,中心继续坚持“不唯我有,只为我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行之有效的研究队伍建设新模式,2007年研究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在学校支持下,中心通过课题项目立项和科研成果资助等方式进一步聚集专兼职研究人员投入更多精力从事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研究。
2007年学校及其各职能部门对中心发展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使得基地建设的有了经费投入保证。2007年学校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投入专项经费20万元,教务处投入基地设施建设经费5万元,教师教育研究项目经费近10万元。
七、积极参与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
中心专家教授积极参与陕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教师培训工作,他们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我省中小学基础教育现状和问题,为中小学教师讲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他们的这些工作受到省教育厅领导好评和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欢迎。
中心专家教授还经常做客学校“教师教育论坛”,为我校师生作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取得很好效果。
八、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为确保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建议学校积极落实省教育厅关于重点研究基地建设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切实履行各项职责,促使中心工作向正规化方向发展,为我校教师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中心成立以来学校已经落实了部分经费,但这些投入都不太稳定,难以预测,尤其是中心急需的业务经费始终没有解决,致使中心日常工作难以运转。因此,建议学校制定对中心投入的长远计划和稳定机制,以便保证中心经费的稳定来源,使中心对研究计划做出长远的安排。
3、现在中心虽然有基本的研究设施,但还远远不够,建议学校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及时配备和补充必要的办公设施。
4、中心专家教授大都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但为了中心的正常运作他们还要做许多事务性的工作,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使他们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地投入教学和科学研究,建议学校为中心增加至少1名有教育学专业知识和能熟练操作计算机的专职业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