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概况 教师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研究 学前特教研究 农村教育研究 教育政策研究 教育教学实验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在线答疑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招标课题组赴重庆调研农村教育并参加教育哲学高层次论坛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06] 阅读次数:[]

 

20191016-20日,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主持人郝文武教授带领博士生贺璐璐、陈浩及硕士黄少澜、周桂组成的课题调研组,赴重庆市开展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本次调研得到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孙振东教授及其团队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安排。

1016日,调研组来到重庆市永川区教委进行座谈。调研组分别与基教科、人事科、计财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就重庆市永川区的教育发展进行了详细了解。通过座谈,调研组了解到永川区作为重庆市教育发展较好的区域,农村教育在优化班级与教学管理、控辍保学及智慧教育、教师培训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并也了解到该区也存在由于农村人口向市区迁移所引起的城区学位供给不足的困难,以及农村教师因社会资源和家庭因素所产生的想向城区流动的动机。一方面,这展示了农村教育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教育仍任重而道远,如何让农村教育走出一条与城市教育“和而不同”的有特色的道路,如何让农村教师能从“留得住”向“愿意留”转变,并且愿意教、教得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随后,在区教委的安排下,调研组前往永川职业教育中心考察,学校坚持“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坚持德育为首、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思路,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学生就业较好。

下午,调研组前往永川区特殊教育学校进行调研,调研组在与学校负责人交流中了解到,特殊教育不仅有普通教育中的文化知识教育,还特别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尤其是对低龄儿童的教育,其年龄小,可塑性强,然而因为观念或其它原因,很多家庭不愿在孩子年幼时送入特殊教育学校,错过了最佳时期,导致事倍功半。随后,调研组前往兴龙湖小学进行调研,该校作为标准建设学校,设备完善,师资健全,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诸多经验与调研组分享。最后,调研组前往松溉小学进行调研。该校坐落于古镇之中,也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学校将制度与人文关怀紧密结合,以优质的师资作为保障,为当地孩子上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1017日,调研组前往铜梁区平滩小学和平滩中学进行调研,并参与了铜梁区国培计划,了解到铜梁区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整体上来看,全区教育教学环境稳步提升,教育事业均衡发展,从基本的有学上,到现在的上好学,以成为教育的主基调,农村教育质量和农村教师培训也逐步提升。当然,农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生源萎缩和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这既与教育本身有关,更受社会环境和社会观念变化的影响。

下午,调研组到铜梁区实验一中和巴川中学调研。这两所学校都属于高质量学校,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了学校负责人介绍和询问相关情况后,认为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简单地依据城市学校标准建设,而要利用和发挥农村当地的优势,走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城乡之间无论在地缘、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具有一定的客观差异,但不存在优劣高低的对比,关键是要能将当地文化与学校文化融合,培养出具备现代文化又有乡土情怀的社会人才。

 

1018日上午,调研组前往大足区海棠小学进行调研,该校以海棠文化为特色,提出“让生命像花儿一样绽放”的办学理念,将“雅行、雅言、雅思、雅量、雅致、雅趣”六雅教育作为育人目标,将教学与育人紧密结合,得到了当地社会的广泛认可。随后调研组前往大足区希望小学进行调研,并与学校负责人就生源情况、学校建设、师资配备等问题进行了调查。下午,调研组前往保鼎实验小学调研,从师资培养、经费投入、教育教研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交流和讨论。

1019-20日,调研组前往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师范大学参加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育哲学高层论坛,郝文武教授参与并主持了分论坛的报告。会议结束后当晚,调研组返回学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