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1日-14日,在郝文武教授的带领下,中心博士生高文涛、蒙泽察、雒强和陈浩组成的博士团赴湖南省湘西地区开展乡村教育调研。本次调研是郝文武教授主持的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振兴乡村战略中的农村教育现代化研究”农村调研第三次调研活动,旨在了解湖南省湘西地区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基本状况,探求不同区域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所遇到的困境,并寻找当地农村办好教育的有益经验。本次调研得到了来自吉首大学师范学院的支持,以杨翠娥教授为首的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师生参与了本次调研活动,并帮助协调和联系调研单位。
3月11日上午,调研组到湘西州教体局与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就湘西州近年来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有益经验做了充分的交流,并进行了数据的收集工作。通过座谈,调研组对湘西州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有了一个较为基本且全面的认识。随后,调研组驱车前往吉首市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实地调研,对学校领导及教师分别进行了问卷填写和访谈工作。对学校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校园文化、生源师资、经费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交谈。下午,调研组分成两组,分别前往古丈县教体局和古丈县红石完全小学、花篮小学。12日上午,调研组分别对凤凰县教体局和凤凰县廖家桥小学、新场小学进行调研,下午前往凤凰县千工坪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走访调研。
3月13日,郝文武教授受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和吉首大学国防教育学院邀请,于上午和下午分别做了关于农村教育现代化主题的报告。3月13日上午8时,我院郝文武教授在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展了“以学为本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的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讲座由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院长杨华主持。
郝文武教授主要从以学为本是中国古人对教育价值的基本认识,以学为本是现代国际社会和西方学界的共识;以学为本应普遍化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学为本是提高师生主体性的重要保证四个方面阐释了“以学为本是现代化教育的基本特征”。讲座最后,郝文武教授还解答了师生关于“如何促进师生关系的真实性建构”与“形成批判性思维的理路”这两个问题。郝教授指出,促进师生关系的真实性需要做到公平与真实,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形成批判性思维则需要做到有理有据。
3月13日下午3时,我院郝文武教授又受邀来到吉首大学国防教育学院,举行了“高校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研究”主题讲座,讲座由吉首大学国防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先德主持。 郝文武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指出,教师和学生要对自身有明确定位,首先大学教师必须坚守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基本要求,科研是教师对自身的基本要求,教师在两个基本要求中需妥善处理,通俗的讲就是要“上好课、教好书、搞好科研”;其次大学教师应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关系,做好理论和实践研究应当将概念认识和梳理放在首位,概念理解是分析科研和开展教学必备的能力,结合理性思维思考,并具备科研的胆量和适当的语言表达,落实于具体行动就是实践研究;同时用自身科研经验分享做科研报项目应当注重的环节,指出科研课题是要体现出研究的前沿性,从明确主题,思路清晰等各个方面给予详细分析。在讲座后,郝文武教授还根据师生们的提问对研究生思维能力培养、国防教育中国防与教育的关系、科研中量化与质性的两点论等问题进行了深度交流。
调研组其他成员于3月13日上午分别前往泸溪县谭溪完全小学、中学进行调研,下午到泸溪县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调研。14日上午调研组一行前往永顺县芙蓉镇中心完全小学进行调研工作。下午返校。
至此,为期4天的调研工作圆满结束。通过对湖南省四县市十校及教体局的认真调研,调研组对湖南省湘西地区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际发展状况有了较为真切的把握,结合前两次调研的成果,调研组更加坚定了为农村教育振兴而服务的决心和信心,并再次强调在振兴乡村的背景下思考农村教育现代化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状况进行教育提升与改进工作。东、中、西部的区域差异使得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与面貌也不尽相同,三个区域内部的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情况也不完全一样,如部分地区限于经济发展困难存在着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较多的难题,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还有双语教学的特色。面对不同的教育发展现状,调研组提出要有针对性的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策略,同时调研组也指出,调研不只是简单的为一区一校的教育发展想对策、出点子,更要走出个案,力求探索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可推广的有益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