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至29日,我院十多位师生在北京参加了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教育哲学学术委员会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第十六届学术年会。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实践▪实践哲学与教育”。会前,我院师生做了充分的准备,提交了十多篇高质量学术论文。会议期间,我院师生们以各种方式同与会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广泛交流。在大会报告阶段,郝文武教授先后主持了劳凯声教授、金生鈜教授和宁虹教授的三场报告,点评了台湾中央大学黄藿教授关于题为“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的公民德育概念”的报告,并进行了题为“改造教育学:促进学科与专业相互给力”的大会报告。郝文武教授的主持是井井有条,点评妙趣横生。他的报告从教育学的现实发展出发,分析了学科与专业的内涵、特点和它们之间关系以及在现实中的境遇,提出了改造教育学的理论设想。在分论坛阶段,教育学原理专业首届博士毕业生、榆林学院康伟教授主持了主题为“实践哲学与教师教育”的小组讨论,我院胡金木博士对这一小组讨论进行了总结汇报,既综合概括,也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在其他分论坛里,我院师生与其他学校师生也进行了广泛地交流讨论。在最后自由论坛阶段,郭祥超博士做了题为“不做的教师”的报告,从实践受动性的角度出发,去讨论教师做的限度问题和遵循教育实践的自在逻辑问题。
这次学术交流,很好地展现了我校教育学原理专业尤其是教育哲学方向的研究水平和实力,进一步丰富了对外学术交流,扩大了我校教育学科的学术影响力。

